檢定和校準的關聯性
在計量工作中,我們計量人員不斷的在使用檢定和校準的這兩個名詞,所以對這兩個不同的概念,我們應該做到充分的認識和深入的了解。這兩個概念及相互聯系又有差異,現在我就結合實際工作對兩者做一介紹。在企業里,每一個計量設備的校準過程用被測設備精度高的計量標準與被測設備進行比較,校準的后結果是用來確定被測設備的示值誤差,從而得到該設備的修正值,這一點和檢定過程中的檢定基本誤差是相類似的。從以上的論述中可以清晰的看出校準與檢定的聯系,確切的說,檢定的工作過程包括校準,但是校準不能認為就是檢定。因為,檢定的過程必須嚴格按照國家檢定規程來操作,這就決定了它對每一項的條件和要求都要嚴格些,而相對于校準來說,其操作過程,儀器計量校準檢測,相對寬松和隨意,只要符合客戶的實際要求就行。對于檢定和校準工作內容的環境也有所不同,檢定工作必須在規定的檢定室里完成,而校準就比較簡單可以在生產現場完成對產品的校準工作。
校準的方式可以采用組織自校、外校,或自校加外校相結合的方式進行。組織在具備條件的情況下,可以采用自校方式對計量器具進行校準,從而節省較大費用。組織進行自行校準應注意必要的條件,合肥計量校準,而不是對計量器具的管理放松要求。例如,必須編制校準規范或程序,規定校準周期,具備必要的校準環境和具備一定素質的計量人員,至少具備高出一個等級的標準計量器具,從而使校準的誤差盡可能縮小。在多數測量領域,標準器的測量誤差應不超過被確認設備在使用時誤差的1/3至1/10為好。此外,對校準記錄和標識也應作出規定。通過以上規定,計量校準多少錢,確保量值準確。
檢定必須到有資格的計量部門或法定授權的單位進行。根據我國現狀,多數生產和服務組織都不具備檢定資格,計量校準服務費,只有少數大型組織或專業計量檢定部門才具備這種資格。
檢定需要對計量器具的符合性進行判定,判定依據包含計量器具應有的多項計量性能,其法定要求通過相應計量器具的檢定規程體現;而校準則主要以確定計量器具的量值為目的,通過具有相應不確定度的不間斷的比較鏈,使計量器具的量值與測量標準直至相應的計量單位相聯系(比較),其結果不需要進行符合性判定,但需給出所得校準結果的測量不確定度。
您好,歡迎蒞臨合肥科準,歡迎咨詢...
![]() 觸屏版二維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