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定和校準的區別
目的不同
校準的目的是對照計量標準,評定測量裝置的示值誤差,確定計量器具所指示的正確量值,使計量器具性能滿足預期使用的要求。校準需要達到其目的,即量值的誤差分析。但是對檢定來說是一種具有強制性的做法,即按照檢定規程對測量儀器依法進行評定其合格與否。通過檢定可以證明計量器具能夠滿足相關計量法規的要求,確保計量器具的量傳效果。
什么是計量?計量工作的基本任務是什么?
在JJF1001-2011中,檢測計量,計量檢測的定義是“實現單位統一,量值準確可靠的活動。”這一定義已被人們廣泛接受。按照我國《計量法》的規定,計量工作主要是要管好兩件事:一是保障國家計量單位制度的統一; 二是保證全國量值的準確可靠,這兩條是國家維護正常的經濟秩序、發展經濟、促進生產和科學技術進步,維護國家、集體和人民群眾利益必不可少的。這是我國計量立法的兩個基本點。計量具有以下本質特點,即準確性、統一性(一致性)、溯源性、法制性,同時計量具有社會性。我理解“保障國家計量單位制度的統一和全國量值準確可靠,”既是計量工作的基本任務,又是計量工作的終目的。
計量校準是指使用一些計量校準器具對機器、儀器等進行測量和校準以使其達到正常使用的基本功能。那么計量校準中什么是不確定度?
不確定度是指表征合理賦予被測量之值的分散性,是與測量結果相關的參數。不確定度是表明該結果的可信賴程度,計量校準公司,它是測量結果質量的指標。不確定度愈小,合肥計量,表示結果與被測量的真值愈接近,質量越高,水平越高,其使用價值越高;不確定度越大,測量結果的質量越低,水平越低,其使用價值也越低。在多數情況下,規范要求在證書或報告中做出符合性聲明,但沒有指明進行符合性評價時,需考慮不確定度的影響。此種情況可以在不考慮不確定度的情況下,根據測得值是否在規定限值范圍內做出符合性判斷。
您好,歡迎蒞臨合肥科準,歡迎咨詢...
![]() 觸屏版二維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