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準的方式可以采用組織自校、外校,或自校加外校相結合的方式進行。組織在具備條件的情況下,可以采用自校方式對計量器具進行校準,從而節省較大費用。組織進行自行校準應注意必要的條件,而不是對計量器具的管理放松要求。例如,必須編制校準規范或程序,計量檢測中心,規定校準周期,具備必要的校準環境和具備一定素質的計量人員,至少具備高出一個等級的標準計量器具,從而使校準的誤差盡可能縮小。在多數測量領域,標準器的測量誤差應不超過被確認設備在使用時誤差的1/3至1/10為好。此外,對校準記錄和標識也應作出規定。通過以上規定,確保量值準確。
檢定必須到有資格的計量部門或法定授權的單位進行。根據我國現狀,計量中心,多數生產和服務組織都不具備檢定資格,只有少數大型組織或專業計量檢定部門才具備這種資格。
小時時間法:這種方法是確認計量校準周期以實際工作的小時數表示。可以將計量校準與計時指示器相連,當指示器達到規定值時,將該儀器送回校準。這種方法在理論上的主要優點是,進行確認的儀器數目和確認費用與使用的時間成正比,此外可自動核對儀器的使用時間。例如我們使用某公司的示波器,不用連接計時器,可以直接在示波器上查到連續使用了多長時間,很方便管理。但是,這種方法在實踐中有下列缺點:(1)當CCC計量校準在儲存、搬運或其他情況發生漂移或損壞時,則不應使用本方法;(2)提供和安裝合適的計時器,起點費用高,而且由于可能受到使用者干擾而需要在監督下進行,又增加了費用。
計量工作的基本任務就是統一計量單位制度,淮南計量,統一量值。計量作為科學技術的一部分,它屬于生產力的范疇,計量檢測機構,但是它又有生產關系的屬性,因此它的統一性不僅表現在技術上,國家必須建立健全各種基準、標準,統一各種單位量值,而且要統一國家計量制度,并要同國際上的計量制度保持協調一致,在管理上要有統一的權威,包括國家用計量法令和行政命令、條例、方法等形式規定的計量管理制度。因此,計量工作的統一性也同時表現為計量技術和管理的統一。
您好,歡迎蒞臨合肥科準,歡迎咨詢...
![]() 觸屏版二維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