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準是企事業自愿的溯源行為,不具有強制性,企事業可以自行進行校準,也可以委托外部機構進行校準。校準的結果是校準證書或校準報告,該報告不判斷計量器具的合格與否,一般是不具有法律效力的技術文件。而檢定則屬于國家強制性的執1法性1行為,檢定結果必須對送檢的計量器具、儀器設備作出合格與否的判斷,當結果是合格的,則發給檢定證書,不合格則發給不合格通知書,計量檢測中心,檢定結果具有法律效力。
作為一門現代科學,計量(metrology)在國際計量術語中已經有了明晰的概念——計量校準是關于測量的科學,包括涉及測量理論和實用的各個方面,不論其不確定度如何,也不論其用于什么測量技術領域。這個關于計量的定義是由有關測量的數個國際組織(包括BIPM、IEC、IFCC、ISO、IUPAC、IUPAP、OIML和ILAC)聯合組成的計量學聯合導則委1員會(JCGM,Joint Committee for Guides in Metrology)給出的。該定義的核心指向是:計量是關于測量的科學。
計量校準是指使用一些計量校準器具對機器、儀器等進行測量和校準以使其達到正常使用的基本功能。那么計量校準中什么是不確定度?
不確定度是指表征合理賦予被測量之值的分散性,是與測量結果相關的參數。不確定度是表明該結果的可信賴程度,它是測量結果質量的指標。不確定度愈小,計量機構,表示結果與被測量的真值愈接近,質量越高,水平越高,其使用價值越高;不確定度越大,蚌埠計量,測量結果的質量越低,水平越低,其使用價值也越低。在多數情況下,規范要求在證書或報告中做出符合性聲明,但沒有指明進行符合性評價時,需考慮不確定度的影響。此種情況可以在不考慮不確定度的情況下,根據測得值是否在規定限值范圍內做出符合性判斷。
您好,歡迎蒞臨合肥科準,歡迎咨詢...
![]() 觸屏版二維碼 |